阅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末世:开局建造地铁核战庇护所 > 第215章 乐于接受(2/3)
!”

    “好。”黄祎萱点点头,随后递给林少瑾一个平板,“我的想法都写在这里了。”

    武安下场推进改革和宗教内部自我改革,这就是两个性质。武安下场难免会给人一种强制性的感觉,而自我改革,更容易让人接受。

    林少瑾接过平板,一字一句地阅读着上面写着的方案。

    关于改革的方向,其实也很简单,黄祎萱打算先从神话故事的角度切入。比如耶稣的身份,在过去的故事中,耶稣常常被塑造成一个救苦救难拯救世界的圣人形象。

    黄祎萱的想法是,耶稣去神圣化,给耶稣赋予人性。

    为什么耶稣要拯救世人?因为世人饱受阶级压迫。耶稣的牺牲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人从罪当中解放出来。耶稣是解放者,不是救赎者。基督把人从罪中拯救出来,而解放是拯救的另一种说法。

    如此,耶稣便从救世主的形象,转变为了一个为了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斗士形象。

    除此之外,黄祎萱还打算让“行道”重于“正统”,即有正确的行为实行真理比有正确的信仰赞同真理更为重要。

    至此,伊斯兰、天主、新教这几个在华夏境内基数较大的外来宗教便迎来了一刀改革。

    伊斯兰没话说,毕竟人家本来就认为耶稣是先知而不是上帝的儿子,新教和天主教也没话说,这次改革并不触动教义,所以耶稣在天主和新教内,仍旧是上帝的儿子。耶稣的事迹也没有被否定,只不过耶稣的事迹有了新的解释。

    至于“行道”重于“正统”,这个就更没话说了,开玩笑,华夏内部哪个宗教敢说自己是“正统”?早就被本土化的面目全非了,这条思想改革反倒是对他们有好处。

    而对于佛、道,黄祎萱也打算采用类似的策略。对于佛教,同样是去神圣化,将佛描绘成参悟真理,拥有大智慧的人,而非“圣”。笼统的说,佛以后就是宗教学,佛教分科中的大哲学家。

    道教就更简单了,本身道教就没有“神”的概念,只有“仙人”。人住在山里,就成为了“仙”。所以,对付道教依旧是去神圣化,并且对道教的各类神仙人物的原型以马列思想进行解释。

    比如哪吒是反父权,孙悟空是反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