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这些景色,写得很好,可我就是觉得有点无趣。”
见俞修仍面不改色,九疑又补充了句:“兴许是我没看懂。”
她一双眸子亮若星辰,眼神灵动如同一抹清风,散了去,又飘至心间,融入血肉。
“若换个角度去看,便会豁然开朗,就如你方才说这这篇游记,表面在写城边一条不为人所知的小溪,实则表明了记录之人当下的心境,他便如同那小溪一般,不为人知。”
俞修见九疑听的认真,一双晶亮的眸子就这样直盯着他,在察觉他的视线落在她眼睛上时,她慌忙移开,只瞧见微垂的眼睫一个劲儿在闪。
瞧见这一幕,唇角不自觉便扬了扬,很快又道:“其”
“前”
哪知二人同时开口,在沉寂了几息之后,仍是俞修先开口:“我的书房还有好些适合妹妹的书,明晚还是这个时辰吧。”
九疑本以为今晚还了书便不会再有旁的交集,没想到他竟还要给她书看,可这样,真的合适么
只是取书而已,她这样想着。
“恐会误了先生的课业。”
“不会,每日这个点我正从母亲院儿出来,总是要路过的,不会耽误。”
未等九疑答,又道:“妹妹可如十三弟那般唤我十二哥,到底是沾着亲。”
听她一口一个先生地唤着,总觉太过拘谨。
九疑惊愕地抬眸,他可是昆山今岁院试的案首呀,竟这般平易近人。
忽地,她忆起今日整个俞府都在贺他中了案首一事,他离席这么久,旁人该等着急了。
“好,那我就先回去啦,多谢十二哥的这本诗集,我会好好看的。”
说着还将手中的诗集抬了抬,顺着来时路离开了。
因着云霞手中灯笼已熄灭,她还差点崴了脚,好在身子稳定性还不错,这才没伤着。
直到借着月色穿过铁门,二人才站定拿出火折子让这紫竹灯笼再次亮起来。
云霞却一直偷着乐,没忍住将头探出铁门朝着湖边那棵花开正盛的木棉花树下望去。
那里的人已没了踪影,只余偶尔飘落的花瓣,随着微风肆意飞舞着,缓缓落入湖中。
俞修见九疑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