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先了解一下你们吧!你们这支暗隐卫一共有多少人,留在西南那边的有多少,跟在我外祖父身边的有几人?之前……外祖父有和你们吩咐什么么?”书亦想了想,开口道。
“之前的时候,我们总共有二百十四人,当初回启都的时候,两轮为了不让陛下忌惮,也怕把太多人带回来让人诟病,只带了包括我在内的十二人一起,还不是以守卫的名义,而是仆从!”詹成佑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过了一会儿才继续开口。
“之前……将军是自己让我们不要救他的!他说如果他逃了,那启国恐怕会再起风波,他说如果他的死能平息陛下的疑心,让天下安稳,那他就,他就……
他之前特地传信给了秦家军和我们暗隐卫的人,让我们不要想着为他报仇,好好保卫边境百姓。他也让我们可以自行决定去留,不必一定要留在暗隐卫中!”詹成佑说到这里,眼中不由闪过一丝水光。
得!她说呢,怎么说秦家也是堂堂镇国公府,手上握着三十万秦家军呢,怎么这么容易就被杀了。原来不是没得救,是秦栩自己放弃了。
怪不得原身记忆中,最后临上刑场时,秦栩看向她的眼神总觉得有点奇怪,现在看来,是愧疚吧,为了自己的大义,让小小的外孙女儿也要没命了。
不过书亦也没觉得秦栩愚忠或者怎么样,她不能用自己现代人的思维去看秦栩,站在他的角度,他如果不引颈就戮,整个皇朝就会再起争端,秦家军和无辜百姓都会受难。
以秦栩的想法,他这是舍身取义。而他这样的想法,在古代许多人看来是忠义的表现!
只是可能秦栩也不会想到,这个国家就是这么拉,皇帝就是会这么没用,只想着宰了他,却没有手段安抚其他武将,安抚百姓,最后弄得君臣离心,国家无将帅可用,后面直接被接壤的另外几个国家按着打吧。
“那暗隐卫之中,在启都的人和另外的那些人,能保证忠心么?他们中……有没有……”书亦沉吟了一下,还是试探性地开口问道。
“那是不可能!我们暗隐卫是将军一手建立起来的,所有兄弟中,或许有成家立业离开的,但绝对不会有背叛将军,做不利于将军的事的叛徒!这点我可以用性命保证!”詹成佑听了书亦的问题,倒也没有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