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至5公分左右的一个紫红色的光圈,覆盖住了0号锚叶板中心的3公分直径的那个圆孔,然后是紫红色光圈往后缩,5秒钟后,光圈消失--锚叶板上--原先的那个3公分直径的孔洞--被垫满了--还长出了一个5公分直径的铁园饼--一公分厚的样子…
这次孔洞被垫满、以及圆饼形成的过程--看得更清楚了…就是一层一层的旋转着堆叠起来的…就像是三d打印机用铁粉在打印…
翻看铁锚的背面--垫着铁板的一面,发现铁板并没被焊住、轻轻一扳--就能板脱下来,这垫的铁板,只起到了一个…类似框底的作用。
那么--b4b、b5b,或b4a、b5a,就不用试了。这里似乎是有个问题:限点叠放--不管是微放、小放、中放--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叠出来的都是圆柱形的…形状不受控制…
对了--那个…限面叠放--是不是就是解决堆叠的形状问题的?试一试!
于是,阿三又调整了地上放着的小铁锚的位置,这次是在1号锚叶板的直径为3公分的圆孔下面垫了一块铁板。调整完毕后,就开始在心中默念:
目标物--小铁锚-1号锚叶板、目标点…不不不--应该是--目标面!目标面-1号锚叶板-板面中心、3公分直径的圆孔处,距离-1米,使用铁元素,e1b,即时使用…3秒钟,…哎--不对呀,这么个指令,不是并没有对限面--下过指令吗?
限面的指令该怎么下呢?
面--长方形的,是长x宽;正方形--一边的长、三角形、多边形--各边的长度…
那就先来个方的,试试!
那么,这个指令应该怎么下呢?
要不这样编一个试试:目标物--小铁锚1号锚叶板,目标面-以1号锚叶板板面中心点为中心、边长为3公分的正方形,距离-1米,使用铁元素,e1b,即时使用-5秒钟,启用……
对目标面,也应该是--先有个定位点的--点和面都得定位,这样的设想应该不会错的。阿三再次查看了这个指令后,确定觉得应该没问题了,于是就正式的把这个指令念想了一遍。
5秒钟过去了,没反应!
这是有什么不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