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3-正前方、2-马鞍山岛礁上的灯塔--即时启动、即时报告从扫描到扫描中心点的距离、回录方向和距离的记忆信息--启动!
第二步的指令,基本框架是:
依据定点扫描-即时报告的方向和距离的记忆信息--启动扫描-回录→扫描范围+扫描目标物及动态回录+扫描目标物附近场景+扫描时长+启动时间--启动!
扫描范围,存档的可选项有6个:1-在扫描中心1百米直径圆内、2-在扫描中心1千米直径圆内、3--在扫描中心1万米直径圆内…其实,凭经验,至少要选2-在扫描中心1千米直径圆内--这么个扫描范围。扫100米直径圆内--范围太小,而扫1万米直径圆内的范围--扫出来的就不仅仅是马鞍山礁附近的鱼情了。今天,也不妨试试这档的选择。
扫描目标物及动态回录,存档的可选项有5个,很明显:4-水生动物及交流动态信息--就是针对性的选项。
扫描目标物附近场景,存档的可选项中:6-流体面下1百内场景--就是针对性的选项。
扫描时长,选择:4-10秒--应该够了。
启动时间:这种扫描,就选:1-即时启动,不用考虑其他的。
好了--第二步的指令也有了,这就是:
依据定点扫描-即时报告的方向和距离的记忆信息--启动扫描-回录→3、4、6、1--启动!
好吧,就用这两步的指令先扫一扫吧--
于是,阿三在中舱甲板上站直,正面面对马鞍山岛礁,然后默念:
开启蓝库、开启红库、启力启力启力…
身体有反应后,又开始念想:开启外搜--回录--
启动定点扫描--3-正前方、2-马鞍山岛礁和灯塔--即时启动扫描、即时报告从扫描出发点到扫描中心点的距离、回录方向和距离的记忆信息。
三秒钟后,阿三的脑子里有了报告:方向:东偏2字北、距离:7182米…
接着阿三的念想:
依据定点扫描-即时报告的方向和距离的记忆信息--启动扫描-回录→3、4、6、1--启动!
5秒钟后,一幅标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