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 第85章 退税(2/3)
不粘锅,谁优势大,他就站那边。

    剩下自己这个才入阁不久的新人,实在是提不起太大的胆子,去反对隆庆帝。

    “父皇,儿臣以为,若开海之地,优先于南直隶等地施行新商法,不知父皇及诸位先生认为可行否?”

    隆庆帝一听朱翊釴这话,先是望向陈志,接着才是看向高拱,想听听二人对于朱翊釴提出的问题,如何看待。

    高拱沉思了一会才道,“却是不知皇上打算开设几个港口,若只是月港,也无不可,但需一名老成之人前往坐镇方可!”

    隆庆帝听到高拱这话,望向朱翊釴道,“太子,你认为呢?”

    “儿臣认为,可以就南京龙江港,漳州月港,广州荔湾,天津大沽四处设市舶司。”

    朱翊釴才一提出,陈志便疑惑问道,“殿下,月港与荔湾,臣认为可,然龙江与大沽,臣认为不可!”

    “哦,陈师傅为何认为这二处不可?”

    朱翊釴一听是陈志反对,便询问道,“这二处,大沽,可与朝鲜国交利,且可接受海运漕粮。”

    “龙江可为月港与荔湾中介之站,北上必经之处,南直隶漕粮转运之,孤倒是觉得若缺龙江,行程过于悠长,不利海商航行。”

    陈志听完朱翊釴的话,点点头,道出了他反对的原因,“朝廷自倭寇袭扰之事起,先帝便下诏,严禁我大明与倭国商贸,若开设龙江与大沽,怕海商纷纷前往倭国。”

    “如此,朝廷禁令形同虚设矣!”

    朱翊釴一听,心想,我道是什么,原来是大明版的经济制裁。

    这些倭人,起初与大明勘合贸易,规定十年一贡,倭船靠港需出示明廷颁发的勘合,才允许交易。

    然而倭国应仁之乱后,室町幕府权势旁落,各地大名家臣纷纷下克上进位,如细川,大内等乘乱而起,消灭吞并自家主君,形成新的地方割据势力。

    而明廷之勘合书乃是颁发给倭国室町幕府,幕府权势不足以威压地方,导致地方大名不听从幕府调令,自发前往大明堪合。

    时嘉靖二年,倭国大名细川氏和大内氏在宁波,因为堪合证书新旧真伪一事,大打出手,大内氏更是一路烧杀劫掠。

    嘉靖皇帝震怒,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