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筒内叠加着三个火药包,第三装填手准确的找到箱内的火帽盒,小跑着来到炮长面前,将铅封位置展示给炮长看,待炮长检查无误后,才递交给第一装填手。
第一装填手掏出刺刀,直接便挑了铅封口,里头是整齐码放的炮弹引信装置,在盒子的一角,用油纸包着的火帽包,被稻草固定的严严实实。
第一装填手将火帽包用刺刀划开一个口子,取出一捧火帽,直接放入后腰处的火帽盒,见炮长开口下达装弹指令后,迅速的拿起一个引信装置,直接摁入火帽。
第三装填手抱着一发七十炮弹,小心的将弹头朝向他,待第一装填手将引信嵌入后,才慢慢的塞入早已打开后闩的炮膛。
用顶杆一推,炮弹结结实实的卡住膛线,第四装填手接着塞入火药包,‘啪’的一声,炮闩被关闭。
山道上集结的鞑子骑兵,开始慢慢的朝山下的明军缓步逼近,炮长望向师长张维贤处,见代表着他们炮兵的指挥兵手中的红色旗帜并未举起。
只得慢慢的竖起拇指,再次测量起鞑子骑兵距离自己的方位,手中不断的摇晃着炮身的摇柄曲杆。
待看到指挥兵迅速的起落三下红色旗帜,随后平直前伸向鞑子方向的山道处,炮长立刻大喊道,“三发急速射,立刻准备!”
闻听到炮长的指令,第三四装填手立刻抱起一发炮弹便朝炮架处跑去,第四装填手将抱着的炮弹放下,又飞快的跑回弹药处,抱着火药包,等待火炮开火后,迅速的填补上去。
“预备!”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