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地处边镇府县,仗着自己天高皇帝远的,有时候,完全就不把朝廷的禁令当回事,只怕其余的违禁货品,广州荔湾这边,怕是也都来往自由了吧!
徐文璧却不着急回答多门司的话,而是从胸口内裳处掏出一本画本,直接掀开到中间标记那页,展开问向多门司,“这植物,你可曾在海外见过?”
多门司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气氛,被徐文璧突然的一转折,给弄懵了,上前两小步,仔细的看了一眼,便见徐文璧手中的画本,绘画十分的精细之余,还有各种色彩上了绘。
画本上之植物,叶呈桃心型,浓绿色,根茎处还画着一个硕大的果实,多门司一看,这不就是他们从南美带回的吗,怎么这些大明人也喜欢这种观赏植物不成。
徐文璧让多门司看的这个画本,是皇太子朱翊釴交给他徐文璧的,里头画着的就是番薯及其叶根茎。
西班牙人在南美找寻到了许多后世的优良果实,但大多都被那些个贵族当成了观赏植物,摆放在花园中,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这些四处劫掠做‘生意’的海盗们,将这些个植物带向了大明及其附近海域。
南洋这个亚热带气候,是十分适合这些植物生长的,这些被遗弃了的植物,在当地开始生根发芽,慢慢的繁殖出了适合当地的物种出来,这才有了以后适合我大清种植的番薯物种的出现,开创了所谓的‘康乾盛世’。
其实早在嘉靖四十年,粤地沿海城市,就已经小范围的出现了这种来自南洋的新奇物种,起初,是交趾传入桂地,边地百姓见这些番薯,不择地,不费人工。
成熟收获之后,可以粉,可以洒,可以蒸,做法各异,且还能酿造成酒水,但这些新奇物种,桂地的官府催收田税的时候,是不收的,且这些官员,为了防止这些农户私自大面积耕种番薯,导致稻米减产,更是下令,严禁私自耕种番薯,违者死罪!
官府虽明令禁止,但桂地及粤东粤北,山区多,而平原少,现有的田地,官府不让种,那我们就直接到山上去种,自行在开垦些土地,补贴点家用。
尤其是粤东潮州府,更是从宋起,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人多而地少的尴尬处境,现有的田地,已经养活不了这些多余的人口,以至于潮州府的农户们开始出现,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