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思索了一番,点了点头,说道:“贤弟所言有理。如今天下纷争,难道真是天要亡我大秦?”
蒙毅趁机说道:“大兄,小弟以为百姓之所以跟着反叛,一部分原因是胡亥统治下的暴政,苛捐重赋,导致民不聊生。还有部分原因乃是先帝多年南征北战,天下一统后又没有休养生息,反而北征匈奴、南伐百越,修长城、建皇陵,刑法过于严正。”
蒙恬长叹一声,声音在屋内中回荡,仿佛带着无尽的感慨。
他的目光落在远方,似乎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看到了先帝的身影。
“先帝之功过且由后人评说。当下,我等需为大秦谋划出路。公子扶苏,素来仁义,贤名又广传于天下,日后若登帝位必然能够与民休戚。到那时,大秦天下必然能够安居乐业。”
蒙恬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扶苏的期望和对大秦未来的憧憬。
蒙毅拱手道:“大兄,小弟以为此时正是我军南征胡亥的时候,乘其不备杀入咸阳,有先帝临终前的诏书在此,到时公子扶苏可直接登基为帝。如此一来各地反叛不足为虑。”
蒙恬手抚胡须,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此计虽妙,然我等手中兵力有限,既要守北疆,又要南下咸阳,恐难周全。”
蒙毅眼神坚定说道:“大兄,可联合北疆各郡县之兵,再秘密联络朝中忠义之士里应外合。而且,如今各地叛军矛头皆指向胡亥,我等打着扶扶苏公子上位旗号,必能得到不少支持。”
蒙恬微微点头:“贤弟所言甚是,我等深受先帝之恩,如今大秦处于生死存亡之际,理应为大秦奋力一搏。若成功,则可挽救大秦于水火;若不成,亦无愧于天地良心。”
蒙毅心中顿感钦佩,他知道,蒙恬一直是一个有担当、有远见的人。
又听蒙恬说道:“不过贤弟,如今,大军北伐刚归,需得休养生息,才能整军备战,囤积粮草,再行南征。我等为臣子,不能替君上做决断,而且只是还得与公子扶苏商议一番。”
蒙毅点了点头,心中暗道:“目前大秦朝政,积弊久矣,若我日后一心改革,只怕将与所有人为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