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儿,好好地犒赏一下他们。
几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各自带领着自己的得意门生紧紧地跟随着郑政委,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深入秦岭山脉。
一路上,他们仔细搜寻着每一块被刻下字迹的石头,并小心翼翼地用手中的相机将其拍摄下来,以便后续整理存档。
其中,小何作为历史教授金伯年的高徒,自幼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对古代文字有着深厚的研究和敏锐的洞察力。
当他第一眼看到这些刻字时,便凭借多年积累的知识经验,迅速判断出这些字体属于秦隶书。
只见他微微眯起眼睛,嘴角上扬露出一丝笑容,但很快又皱起眉头,呲牙咧嘴地说道:“能写成这样的水平,如果没有百八十年的功力沉淀,那肯定是无法达到的呀!”
然而,站在一旁的金伯年教授却轻轻地摇了摇头,他伸出手指指向那些字迹的边缘处,语气沉稳地分析道:“你们看,从这字用力的角度来看,自上而下一气呵成,仿佛写字之人当时正悬浮于半空之中挥笔而就。而且,字迹的边缘光滑自然,完全没有任何利器摩擦过的痕迹”
这时,身旁的着名考古学家欧阳少师也点头表示赞同,他补充说道:“再看看石头下方散落的碎渣,明显可以看出这是新刻上去不久的作品。另外,咱们之前在那座山上发现的指明土匪窝方向的字迹,经过比对,可以确定与这里的出自同一人之手!”
小何听后,不禁感到一阵头疼欲裂。要在这广袤无垠、绵延几千里的秦川大地上寻找这个神秘的刻字之人,简直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困难重重。
毕竟,会敲木鱼的人未必一定就是和尚,说不定还是尼姑呢!
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没有放弃希望,不辞辛劳地走访了户县几乎所有的镇子以及周边大大小小的村庄。
功夫不负有心人,走访村民的时候,竟然意外地听到有关后来竹笛声的事儿。
但凡是听到竹笛乐声的人,身上一点点伤病的,一夜几乎痊愈,重病患者也摆脱了死亡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