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之事中,所以諴亲王福晋将这些礼物拿到乾隆面前,以示清白。
乾隆温和的说道:“諴亲王一心为公,朕视之为臂膀,福晋能将这些事明白的告诉朕,朕就将这些宝物再赐给你,以此表彰你们夫妇的忠心。”
等諴亲王福晋走后,乾隆的脸就垮了下来,“从先帝时起,就不允许皇子私下结交大臣,永珹竟然这般不懂规矩!”
“也不知朝中有多少大臣是收受了他的贿赂替他说话?如今看来,那些大臣们夸赞永珹办事老道,聪慧过人的话未必可信!”
沈婳沉吟了一下,似是想起了什么,“皇上可还记得,臣妾曾命撷芳殿的宫人记录各位皇子的学习进度和日常言行。”
“只是几位皇子渐渐长大了,三阿哥出宫开府,四阿哥也领了差事经常出宫,日常的记录虽然没断,臣妾也很少在看,皇上若是想知道四皇子见过哪些大臣,不妨拿来一观!”
乾隆精神一振,这个记录确实是个好东西,只是孩子们年纪小的时候,记录的内容都很枯燥,千篇一律。
皇帝刚开始的时候还有兴趣经常翻阅,后来慢慢也抛到脑后去了。
沈婳并没有在这些记录上作假,只是督促他们坚持记录,按年分档,然后封存的好好的,一看就是真实记录的内容。
因为她布下这个局的时间十分早,温水煮青蛙一般,别说皇帝早就忘了这件事,就连被记录的对象们也感觉不到自己生活在一个被监视的环境中。
宫里的皇子们身边宫女太监无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做什么事都只需要动动嘴就是了。
说的难听一点,这些伺候的下人在皇子们看来只是服侍他们的工具,算不得人。
沈婳让人去将记录拿来养心殿,然后就先告辞回去了,有些事还是要让皇帝自己发现,他才会相信。
而乾隆坐在榻上,从最近的日期开始往前看,四阿哥的记录里除了跟玉氏的使者会面,就是去拜访朝中的大臣,次数非常频繁。
如果说这些只是让乾隆担忧他亲近母族,容易被外戚拉拢,那么几年前的记录就有一点让他特别在意。
三阿哥永璋各方面都资质平平,五阿哥永琪身体不太健康,在文学方面有些天赋,武艺方面的锻炼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