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 第661章 可惜他不知道(1/3)
    人头税是大汉开国以来的重要赋税收入,

    前些年因为军费不足,刘彻把原本七岁开始才缴纳的口赋钱提前到了五岁,

    要不是后面几次战争,朝廷打的非常顺利,没有耗费太多的军费,

    窦桑林等人都怀疑刘彻会把这笔钱进一步提前到四岁,甚至是三岁就要征收。

    陛下之前能把口赋钱延迟到十岁开始征收,就已经出乎众人的预料,

    韦利怎么也不会相信刘彻能取消掉所有的人头税,延迟征收和彻底取消征收,

    两者之间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而是几十亿文钱的收入,谁能舍得呢?

    “窦兄多虑了,以前陛下还可以任凭他搞些小动作,能赚取些名声,还不涉及太多钱,

    真要像他现在这么搞,不用我们反对,陛下就不会同意的。”

    韦利想的很好,

    按照他理解中的摊丁入亩,刘彻自然是不会同意的,几十亿文钱的财政收入,不管哪个皇帝都不会同意。

    但是他理解错了,他们只知道陆鸣在琼崖的新政中取消了无田者的人头税,却不知道这个政策的名字叫“摊丁入亩”。

    一个摊字就足够说明问题,摊进去,而不是彻底取消,

    清丈田地后,将原定的丁银总额按比例分摊到田赋之中,转变了征收对象,而不是不征收。

    真要是彻底放弃这么大一笔钱,别说汉武帝,就是历史上公认的仁慈皇帝汉文帝都不会同意,

    仁慈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个代价谁都承受不起。

    雍正皇帝之所以推行摊丁入亩,除了他个人雄才大略外,最重要的是他爹给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

    康熙平三藩、治理黄河耗费巨大,加上严重的贪污腐败,留给雍正的国库里只剩下八百万两白银,

    百姓又因为税负过重频繁起义,雍正不得不改革。

    摊丁入亩中需要摊的丁银就来源于康熙的手笔,

    他一句“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为自己赚足了名声,但未能真正解决问题。

    永不加赋的前提是滋生人丁,以康熙五十一年的人丁数为定额,此后新增人丁不再加收人头税。

    听起来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