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什么生意的路段,他们就算是看着铁路烂在地上,也绝对不会投入一分钱去进行维护的。

    秦副相,本相说的对吗?”

    赵鼎这么一说,秦桧顿时犯了难。

    没办法,赵鼎说的全是实情。

    大宋最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是商业发达了。

    虽然确实为朝廷增加了不少的收入,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比如刚才赵鼎提到的,商人操控物价。

    这对于大宋的百姓来说,简直已经成了日常。

    每一个普通的大宋百姓,都能随口讲出来几个商贾操纵物价的案例。

    为了规划商贾们的商业行为,大宋搞出来了市易法、税法等等一系列的法律。

    甚至,大宋在华夏历史上,创造性的搞出来了商标法。

    这玩意儿,领先世界至少一千年。

    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法律这玩意儿,天生具有滞后性。

    不论大宋搞出来多少规范商业的法律,总有人能找到空子。

    一想到这个,秦桧就觉得头秃。

    这特么到底该怎么反驳呀?

    算了,硬着头皮上吧。

    心里这么决定了之后,秦桧便再次看向了刘禅。

    “官家,赵相说的确实没错。

    但臣以为,并非没有办法防范啊。”

    “哦?

    秦副相你打算怎么防范?”

    “成立专门的铁路养护衙门。”

    “铁路养护衙门?

    什么意思?”

    “官家,这个铁路刚刚修好,到底应该怎么养护,我们谁都不清楚。

    臣以为,咱们可以专门派一批人,天天蹲在这郑汴铁路旁边,盯着这个铁路。”

    “盯着这个干嘛?

    防丢吗?”

    “防丢当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这铁路上全是铁,随便偷走一段儿,卖了就是钱。

    所以,肯定要防丢。

    但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却不仅仅是防偷。”

    “那是什么?”

    “记录铁路第一天的使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