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礼毕后,纷纷从殿中退却,向着原路返回,开始准备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变动。

    殿中。

    独留下董丘,神色犹豫许久后,上前对着秦阳道:

    “殿下,下官有奏!”

    秦阳抬眸扫视,“哦,何事?”

    “世家之兵,以我王师之力,自可清除。”

    说着,他脸色闪过一抹复杂,“然,当今北疆大小官员,大部分仍是世家把控,一旦全部屠戮,出现的大量官员空白,实在难以填补。”

    “此番一来,地方无人管理,实在容易出大乱子,而且日后,世家不出仕途,我们也没有填补官员的途径。”

    董丘犹豫许久后,终究是开了口。

    他本身实则出身商贾,算不得世家,出身劝谏,单纯是觉得秦王对于此事,过于理想了。

    毕竟瀚凉二州的孩童启蒙,才刚刚开始,至少还要十多年的培养,才可堪大用。

    如此长时间的官员空白,国家岂能不乱。

    秦阳瞥向董丘,神色不变,心中又添了几分赞赏。

    他要的就是这样能发现问题,不随波逐流庸碌行事的敏才。

    “本王且问你,世家缘何能把控朝政,世代为官,而黔首却无翻身之命?”

    闻听秦阳发问,董丘急忙道:

    “回禀殿下,自是因世家家传渊博,子弟皆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黔首温饱尚不可解决,书籍和从学,对于他们都是天价。”

    “天子不得不分出大量利益,以安世家,以此巩固地方统治!”

    秦阳点头,董丘所说大差不差。

    这也是为什么两汉三国,想要摆脱世家的束缚,只能通过举孝廉,亦或是像曹操一样不问出身,亲自提拔的方式,而无法通过科举制来选拔人才。

    并非他们没想到,而是根本不可能。

    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本就是世家最为擅长的事情,读书是他们的特权,黔首闾左根本没有任何赢面。

    就算是科举盛行的唐朝,每逢会试,依旧是世家大族占了大头。

    直到黄巢一把大火,将衮衮诸公烧了个一干二净,伴随着宋朝的富足,和读书的成本下降,寻常百姓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