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坚韧且耐热,能够承受连续射击所产生的高温和强大压力,保证了火炮在高强度作战中的稳定性。
其装填方式摒弃了传统前膛炮繁琐的装填程序,通过巧妙的后膛结构设计,装填手只需从后方将炮弹和火药包轻松装入,即可完成装填,这一过程比西班牙人使用的前膛炮快了数倍。
如此一来,在激烈的海战中,李奇舰队的火炮能够在相同时间内发射更多的炮弹,形成更为密集的火力打击。
火炮被安置在可旋转炮塔和中置火炮位上,这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布局。可旋转炮塔犹如一座钢铁铸就的堡垒,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三百六十度的自由旋转,这意味着无论敌人从哪个方向靠近,都能迅速调整角度进行攻击。
炮塔内部的机械结构精巧而复杂,通过复杂的齿轮和传动装置,操作手只需轻轻转动把手,就能使沉重的火炮灵活转向。
中置火炮则是战舰的核心火力输出点,这些火炮被安置在战舰的关键位置,它们的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中置火炮的炮管经过特殊的加长和加粗处理,使得炮弹在发射时能够获得更高的初速度和更远的射程。
当这些火炮齐发时,炮弹能够跨越数里的距离,如流星般砸向敌人,其威力足以在瞬间将一艘普通战舰撕成碎片。
相比之下,西班牙人的两侧舷装火炮显得笨拙而落后。他们的火炮不仅装填速度慢,而且射击角度极为受限,只能对正前方或侧前方的目标进行攻击。
一旦敌人绕到其火力死角,这些火炮便毫无用武之地。此外,西班牙火炮的射程和威力也远逊于李奇舰队的火炮。
无论是炮弹的装药量、飞行速度还是精度,都无法与绿水书院的先进火炮相提并论。
在这种巨大的差距下,李奇舰队在武器装备上拥有着绝对的优势,如同在海战中手持利刃面对手持钝器的敌人一般。
在这浩瀚无垠的大海上,李奇的舰队如同王者之师,威风凛凛地航行着。每一次船身与海浪的撞击,都像是在向大海宣告自己的主权;每一道战舰划破水面的航迹,都像是在书写着胜利的预言。
那混合驱动的力量,让战舰在波涛中如履平地,快速而稳定地驶向目标。而那些先进的火炮,在阳光下闪耀着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