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吴三桂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
云贵川各地的民间反抗义军如星星之火,时不时地对清军展开小规模的攻击。
在云南的深山之中,彝族的勇士们在首领的带领下,利用熟悉的山林地形,神出鬼没地袭击清军的小股部队。
他们手持简陋的武器,但凭借着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和对清军压迫的仇恨,作战极为勇猛。
贵州的苗岭山区,苗族的义军们擅长山地作战,他们在陡峭的山坡上设置陷阱,用弓箭和石块给予清军出其不意的打击。
四川的一些民间义士,也在各地秘密联络,或劫取清军的粮草辎重,或偷袭清军的哨卡,让吴三桂的军队疲于应对。
如今,绿水书院在各地取得的胜利,更是让各个义军看到了希望。
消息如同春风吹过大地,迅速传遍了云贵川的每一个角落。义军们听闻绿水书院的先进火器和英勇善战的事迹,士气大振。
原本分散的小股力量开始尝试着相互联络,整合资源,谋划着更大规模的反抗行动。
在云南的一处山谷中,各路义军的首领秘密集会,他们围坐在篝火旁,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
“那绿水书院连克清军,定是有上天庇佑,我等也不能再这般各自为战,当团结起来,响应书院,共击清狗!” 一位彝族首领挥舞着手中的长刀,慷慨激昂地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苗族的首领接着说:“吾等虽武器简陋,但熟悉这山林之地,若能与绿水书院相互配合,定能让清军首尾难顾。”
在四川,一些文人志士也开始为义军出谋划策,他们撰写檄文,痛斥清军的暴行,宣扬绿水书院的正义之举,号召更多的百姓加入反抗的队伍。
一时间,云贵川的民间反抗力量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吴三桂站在营帐外的高坡之上,望着远方的山峦,心中思绪万千。
麾下的将士们整齐地列阵在营地之中,盔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但他却从这些士兵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不安。
毕竟,他们也都知晓南方战事的惨烈,对绿水书院的火器威力心存忌惮。
“大帅,多尔衮王爷的命令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