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打你板子的时候,老夫可不会讲情面!”

    说着,郑老太监转身便要离开。

    唐寅见状,连忙将他拉住。

    “哎哎,老郑,先别走啊!”

    郑老太监斜了他一眼,语气不善。

    “还有事?”

    唐寅嘿嘿笑道。

    “确实有件事要你帮忙!”

    郑老太监歪了歪脑袋,阴笑道。

    “这年头,找老夫帮忙的人,还真不多,你说说看!”

    唐寅看了看左右,这才压低声音,小声说道。

    “你侄儿不是水军指挥使吗?”

    “劳烦你给他去一封书信,出海的时候,帮我从南猴国,带些便宜的粮食回来!”

    郑老太监一脸诧异。

    “你要粮食作甚?”

    唐寅耸了耸肩。

    “我不是在卖酒吗?”

    “酿酒可是需要不少粮食,大明的粮食贵,还是南猴国的便宜,不然哪来的钱赚?”

    郑老太监身子一晃,差点摔了一个咀咧,脸色难看的喊道。

    “你堂堂礼部郎中,靖国公府的女婿,吃相如此难看?”

    粮食可是国家战略物资,海运衙门从南猴国运回来的粮食,天佑皇帝早有统一规划。

    其他商人跟着出海,可以交易商品,但是大多不会碰粮食。

    原因也很简单,出海一趟不容易,粮食利润不算高,划不来;再有就是,朝廷也不会允许他们私自采购大批粮食回来。

    现在海外回来的粮食,大部分是内库在控制着,便宜的粮食运回来,然后高价卖出去,杜绝了国内那些无良粮商囤积居奇的路子。

    这也是有许多官员,恨唐寅的原因之一。

    唐寅要水军帮他运粮食,往大里了说,算是走私,往小了说,算是在薅天佑皇帝的羊毛。

    唐寅微微笑道。

    “我要的又不多,每年给我弄一百万石就行!”

    郑老太监闻言,脸色这才好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