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虽然无法种水稻,但可以种水稻和玉米,且是轮种,即便我们做了这么多,理想情况下,这里的小麦亩产一石都算高的,也就是年产五百万石,
玉米亩产也差不多,估计一年也是五百万石。
综合算下来,渭河沿岸两侧,就能产生一千万石粮食。
除此之外,泾河在关中平原的长度是二十五里、北洛河和沣河以及黑河等则是一百五六十里左右,
这些河流不算大,能覆盖两侧三里算是好的,除去村庄等等,算下来差不多是五十万亩,一年也能有百万石收入。
综合算下来,就是一千一百万石的粮食产出,足够支撑陕西全部人口一年最低所需,当然只是有口吃的,不至于饿死人的程度。
如果大旱持续,那么明年是今年的七成,合计七百七十万石,后年是今年的五成,合计五百五十万石,三年总得算下来就是两千四百二十万石。
如果再算汉中平原的两千三百万石,那么总得就是四千七百二十万,足够陕西八百万百姓五年年所需,后面两年即便是天灾再加重,收成只有现在的三成,两年也能产出一千两百万石。
也就是说一直到崇祯十四年之前,陕西是不需要朝廷来救灾的。”
嘶……
众人倒吸了口凉气,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对于范围波及到数百数千万的大灾来说,别说是八年不用救灾了,哪怕是三个月不救灾,那就能饿殍遍野、易子而食。
现在能八年不救灾,这简直就是神迹。
即便是整个过程中遇见了种种难题,收成比账面上少一半,那也是四年不用救灾,依旧是给朝廷省太多事情了。
四年不用救灾,能活下来多少百姓?能在大灾之后产生多大的价值?
崇祯也是头皮发麻、心神俱震,明末的这场大灾持续到什么时间他不太清楚,但后世讨论明朝的灭亡的主要原因不是党争,也不是造反百姓,而是亡于天灾。
仔细想想这个结论似乎是有一定道理的。
党争再厉害,建奴也没能一直打进山海关,哪怕是崇祯殉国,建奴都在山海关外转悠。
虽然从龙井关、喜峰口两次进来劫掠,但都只是暂时的,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