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的
“儿臣承乾,自继位东宫以来,每日不敢懈怠国事,凡新政所及之要务,尽皆需亲自过问,以防惠民之策经官吏之手,化食民血肉之苛政猛虎”
“然儿臣居于并州,夙夜忧心国事,却闻父皇每日上不理朝政,下不近子民,每日或龟居于寝殿之中,留恋后宫香软,或沉溺游走于猎苑之间,猎得骄兔,便于皇子之间洋洋得意,自命不凡”
李世民:“”
他呆呆的看着一旁,已然是有了想要抽身离去之势的长孙皇后。
表情有些僵硬得指着信中那一行行近乎诛心的文字。
“这,这逆子是在教训朕?他是在骂朕是昏君吗?!”
长孙皇后无言。
最近自从继位登基之后,李二陛下明显的就懈怠了很多,这一点其实不用李承乾说,就算是李世民自己也是察觉的出来的。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
并州道新政的推行太过示范性了。
以至于朝堂诸公,如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完全不用像是以往那般,在朝堂之上,因为一件事该怎么处理,而吵的不可开交。
最后更是需要李二这个皇帝亲自决断。
李二这位皇帝陛下,大多数时候,更类似于一个莫得感情的点头和盖章机器
如今不论是六部尚书。
还是长安周边府尹县令,皆是想要趁着世族之力大败之时,乘势而起的,几乎每个人都订阅了并州道的《大唐新报》。
李世民宛若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然而,李承乾此刻书信之中诛心的内容,却是根本没有停止的意思。
“儿臣所言,固然有失父子纲常之礼,然我大唐百废待新,恰是百官竟力,万民修养之天时,儿臣放肆,今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子训父”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李承乾言辞激烈,毫不避讳的“以子训父”这等的话语讲出来。
更是气得李世民此刻好悬没有当场把后面的书信一股脑撕掉。
“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