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停滞了,前景一片黯淡。即使李默然留下的基础知识已经通过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广泛普及,但技术上能取得的突破越来越少了。
“族长,我们的研究陷入了困境。”艾莫特,一位资深的科学家,他的眉头紧锁,手中拿着一份实验报告,声音中透露出无力感。“我们对原子结构的理解似乎达到了极限……‘神谕’只告诉了我们原子核与电子的基本结构,但其内部的更多结构比我们相信的要复杂很多……”
李默然留下的知识已经开始慢慢走到尽头了,对于更微观的粒子,如夸克和轻子,以及原子核内部的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这个世界的人一无所知。这些现象超出了“神谕”的知识范围,使得科学家们在深入探索物质本质时遇到了重重障碍。
办公室内的灯光昏暗,映照着科学家们疲惫的面容。他们的情绪低落,彼此交换着沉重的目光。艾琳,一位年轻的女科学家,她的眼神中闪烁着不甘。“我们的材料科学停滞不前,‘神谕’当中提到的火箭和无人机的概念虽然先进,但没有合适的材料,这些技术不过是空中楼阁。”
乌尔贡静静地听着,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思考着问题的根源。
“我们的能源技术也是如此。蒸汽机和内燃机虽然为我们提供了动力,但效率低下,且对环境的破坏不可逆转。我们需要新的能源技术,但‘神谕’中并未提及太多。”一位技术人员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无奈。
“‘神谕’当中告诉了我们电解水制作氢气的方式,氢气倒是更清洁一些,但这种方式效率太低了,而更有效率的技术‘神谕’中并没有说。”
“‘神谕’当中还提到了一种名为核聚变的能源利用方式,但是它只说明了原理,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才能实现那具体的技术细节,太难了,简直就像是在异想天开。”另一个技术员也是垂头丧气,“我们捣鼓了很久,还是没能实现,会不会是我们对物质底层的结构认识还不够呢……”
“不可能,那可是神明留下的‘神谕’,‘神谕’是绝对权威和正确的,过去这几百年我们不都是靠着‘神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吗?”一位年长的科学家坚持道,“我们不能违反‘神谕’,它是我们的指引!”
讨论中,一些科学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