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铭佑扣完这一球,比赛进入了中局阶段:
16:13,摩德纳队领先 3 分。+
双方你来我往,比分咬得极紧,场上气氛愈发白热化。
佩鲁甲不是弱队,领先的3分还是开局发球冲出来的三分。
期间虽偶有往返,但也是彼此交替出现,几位主攻的全面性都还不错,进攻火力也不缺,打的异常焦灼。
每一个球的争夺都如同生死较量,球员们飞身救球、奋力拦网、大力扣杀,这才是决赛该有的烈度。
“哔!”
球落局终。
25:23!
随着摩德纳接应t-特斯恩在二号位的顶点强攻,摩德纳有惊无险拿下第一局。
网对面,摩德纳队员围聚一团、嬉笑着拍打特斯恩的肩膀,“forza,odena!”
第一局,两队打的难解难分,局末甚至出现了持续145s的超长回合,可三分的差距,却又是如此的遥不可及。
队友的发挥可圈可点,能打下去的基本都得分了,可就是抓不住对手的机会。
尤其是20号l在后排时,仅仅第一局,卡位防守、有效起球就有7\/8个,无论攻手如何选择线路,仿佛到哪都能扣到他手上。
场内,无处不在。
詹内利强忍失落,收拢队友、鼓劲加油。
这才第一局,比赛还有的打呢。
第二局, 发球权给到佩鲁甲,詹内利的发球轮。
这位意大利国家队队长,打球自是不弱,巴黎奥运会八分之一淘汰赛,一手三连发,挽救3个赛点、绝杀日本的名场面依旧历历在目。
脚下上步节奏说不上多标准,但手上对球的控制力确实顶尖的。
摩德纳的反轮,林铭佑自二号位后撤一号位,作为队伍的一传核心,脚下站位不自觉的向左靠拢、挤压五号位帕隆斯基的一传面积。
这也是摩德纳一传阵型如此稳健的原因。
帕隆斯基的一传能力也还不错,承担五分之一的一传面积,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可关键并不是所有的队伍都会一直追发帕隆斯基。
比如詹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