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拿着钱和米,再拿了一些柴和一个装爆米花的盆,就匆匆出了门,然后跟着陈铁军一起前往坝子。
那个时代的孩子们,除了过年过节时能吃到糖果、饼干、花生等零食外,平日里并没有太多其他的选择。然而,爆米花却成为了他们最喜爱的零食之一。
但是,要想品尝到爆米花,就必须等待爆米花师傅的到来。一旦爆米花师傅出现,孩子们就会兴奋地聚集在一起,拿一些米排队等在那里爆米花。
这时候李雨和陈铁军已经来到了军代表院子后面的坝子,准备在那里爆米花。当他们到达时,发现那里已经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陈国华和王新民等人也在那里等候着。看到李雨和陈铁军来了,大家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李雨一一向大家回应后,与陈铁军一起排在队伍的最后面。接着,他向前望去,只见队伍的最前面是一位中年大叔,他正从一辆手推独轮车解开绑在车上的爆米花工具。
这些工具包括一个黑色的铁罐子有点像炸弹的“大肚子”的黝黑爆米锅,锅盖上有个压力表,一个烧火的炉子,炉子边有两个架子,那是用来固定爆米花的锅的,还有一个风箱和一个长长的布袋,布袋的一头是用的较硬的皮件,以便于爆米花锅放进去不会烫坏,袋子尾部用绳子扎住,当爆米花出炉后,还从袋子里倒出来,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小物件。
爆米花师傅安装好设备后,开始熟练地操作起来,李雨心中充满了期待。
只见爆米花师傅打开爆米花用的锅盖,然后从排在第一位的小孩手中接过米,把米倒入锅里,再向里面倒了一点糖精。那时候爆米花都是用的糖精,爆米花的师傅能够较好的把握加的量,加少了甜味不够,加多了就会甜的发苦。后来说糖精有害健康,现在已经看不见了。
爆米花师傅装好材料后,再开始生火,然后把爆米花的锅放在火炉上,随着火焰的燃烧,铁罐盖子上的压力表显示的数字也开始上升。爆米花师傅不停地摇动着铁罐子,确保里面的米都能均匀受热。
接着,爆米花师傅打开动风箱,一阵强风吹向火炉,火势瞬间变得更旺。
在风箱的助力下,铁罐子温度越来越高,师傅会动不动的停一下观看压力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