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老爷子突然有发现,当藩王掌握兵权之后,似乎对朱雄英和朱标威胁更大了!
但兵权朱元璋也不能收回来,这样就等同于无故的打压立下功劳的儿子们,这也是朱元璋不乐意见到的事。
怎么都是矛盾,即便是一代雄主朱元璋,在这个问题上,也绕不开历史的桎梏。
他心不在焉的翻着奏疏。
随意的瞥了一封礼部奏疏,老爷子突然眉开眼笑起来,显得心情极好。这是礼部递呈上来的一封国书:
“臣帖木儿僻在万里之外,恭闻圣德宽大,超越万古……臣无以报恩德,惟仰天祝颂圣寿福禄,如天地远大,永乐无极。”
“臣帖木儿僻在万里之外,恭闻圣德宽大,超越万古……臣无以报恩德,惟仰天祝颂圣寿福禄,如天地远大,永乐无极。今遣使迭力必失,向皇明圣君奉马三百匹,永世修好!”
这是一封来自帖木儿汗国的国书。
帖木儿汗国对大明上贡称臣,这无疑又让老爷子在青史上添上一笔功勋!
大明的现在军事防御重点,依旧在北疆,瓦剌和鞑靼部距明廷实在太近,迫使朱元璋不得不重视这两个北元强大的部落。
至于逃窜到欧洲大陆的蒙古人建立的帖木儿汗国,因为距大明太过遥远,所以明廷一直不甚重视。
不过他们能对大明称臣,朱元璋还是打心底开心。
这是一笔偌大的功勋,找时间要和大孙好好吹嘘一下!
老爷子有些膨胀的笑了。
实际朱元璋还不知道,这将会是一场世纪会面,也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四个帝国中两大帝国的第一次会面!
……
与此同时。
朱雄英此时也回到府邸的书房。
书房内摇曳着火光。
朱雄英在看铁铉递过来的文书。
隔三差五,解缙就会递过来许多文书,事无巨细的都会传到铁铉那里。
铁铉分门别类之后,再将文书编纂后交给朱怀。
交趾那边已经开始恢复农业生产,红薯的种植已经率先普及下去,布政司也开始亲自下阵劝课农桑,一切都有条不紊的推进。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