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联系起来,如果他们真的是为了科研突破,那之前的怀疑可能真的有偏差。”
他更加专注地聆听,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孙连城继续说道:“在材料确定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何优化电池的结构。
我们要让锂离子在聚合物电解质中能够更加顺畅地移动,同时还要保证电池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这就像是搭建一个复杂的迷宫,要让每一个通道都恰到好处。
我们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模拟计算和实验验证,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但我们从未放弃。”
此时,大屏幕上出现了科研团队在实验室忙碌的身影,那些堆满资料的办公桌、闪烁着数据的仪器,以及科研人员疲惫但坚定的眼神,都展现出了研发过程的艰辛。
“我们还面临着来自资金和时间的压力。这种前沿性的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每一次实验的周期又很长。有时候,看着项目进展缓慢,我们也会感到迷茫和焦虑。”
孙连城的声音有些沙哑,这些困难都是他们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
“但是,我们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创造出一种改变世界的电池,为了让能源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台下的教授们微微点头,他们深知科研路上的艰辛,对孙连城和他的团队肃然起敬。
孙薇薇坐在后排,眼中闪着泪花,她为父亲和科研团队感到骄傲。
她看着父亲在讲台上的身影,心想:“爸爸,你是我的英雄,你们一定可以成功的。”
孙连城的讲述还在继续,他开始介绍在研发过程中一些关键的技术突破点,每一个突破都像是黑暗中的一道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台下的听众们都沉浸在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研发故事中,而侯亮平也在这些信息中寻找着可能对自己调查有帮助的新线索,这场发布会正朝着一个充满希望和启示的方向发展。
此时,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下几缕光线,像是在为这个伟大的科研故事增添一抹光辉。
孙连城的讲述稍作停顿,他转身从展示台上拿起一个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实物样本,在手中高高举起,让台下的人都能清楚地看到。
这个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