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缘,永无止境 > 凑字的(可跳过)(5/7)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1]学者:求学的人。

    [2]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

    [3]受:通“授”。传授。

    [4]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

    [5]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

    [6]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

    [7]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这里作动词用,学习、从师的意思。

    [8]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

    [10]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1]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12]出人:超出(一般)人。

    [13]众人:普通人。

    [14]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1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