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 第35章 奇葩的刘宏 黄巾起义(2/4)
大汉逆天改命!”

    刘宏让人刻制了“熹平石经”,规范了经文的标准。

    刘宏擅长诗词歌赋,多才多艺。他设置了鸿都门学,以才艺取士,招募与他志同道合的人。这使得一部分寒门学子能进入中央。

    为了能独揽大权,刘宏改革了官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好了,以上就是他做的为数不多的好事了。

    刘宏:“这样朕就可以彻底放飞自我了!哈哈哈!”

    为了加强自己的皇权,刘宏大肆任用宦官,先后封了12个宦官为侯,史称“十常侍”。

    (众所周知,十常侍有12个人。)

    汉灵帝发动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大肆打压清流士大夫。

    到最后,党锢之祸愈演愈烈,逐渐成为了宦官以权谋私的工具,连汉桓帝的弟弟都被整死了。

    解决了权力问题,大汉还有严重的经济问题。此时国库严重缺钱。该怎么办呢?那就卖官鬻爵!

    刘宏直接将大多数官制明码标价,大量出售。而且还同意“贷款买官”,只不过要多收一点点利息,也就100%。

    刘宏的报价非常过分,靠工资根本回不了本,这就导致了大多数官员只能当贪官,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整活内容)朕把大汉的税都提前收到了公元300年!我大汉天下无敌啊!

    这些钱没有进入国库,而是进入了他的私房钱,供他享乐。

    作为藩王入京的皇帝,刘宏有一种暴发户的心理。他大肆敛财,在宫中和他的生母董太后过上了极度奢侈的生活。

    他的私生活非常辣眼睛,玩得很花,这里就不赘述了。

    在灵帝统治时期,外戚基本没有多少力量。宋皇后被废后。灵帝立何氏为皇后,何氏屠户出身,没有多少力量。因此宦官需要这样的外戚。

    何皇后看到王贵人的儿子刘协受宠,就毒杀了王贵人,然后在宦官的保护下,刘宏竟然也没有追究。

    有一个小故事。刘宏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某天,他问侍中杨琦:“朕与桓帝比,何如?”

    (他不敢与别人比。)

    杨琦十分高情商地说道:“您与桓帝,就像虞舜与唐尧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