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武氏与他既有感情基础,又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人。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已经离世,她的两个异母兄长与她关系不和,因此外戚势力薄弱。
现在,李治想要扳倒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勋贵和外戚集团。
他便打起了废掉王皇后,改立武氏为皇后的念头。
而王皇后的政治眼光不高,她只是单纯认为这是后宫争宠问题。
她打算帮助李治,让武氏入宫,这样可以利用她打压萧淑妃,又可以获得李治的好感。
武氏就这样被接入宫,然后封为昭仪。
《资治通鉴》认为,武则天杀害安定公主,嫁祸给了王皇后,李治有了废后念头。
这段的各种逻辑都是不通顺的。
假设整句话都为真,武则天真的这样做了,也嫁祸成功了。
李治不必徐徐图之,直接就能以杀害皇嗣为由废后。
而长孙无忌集团也会弃车保帅,放弃王皇后以自保。
所以嫁祸之事不一定为真,至少没嫁祸成功。
在看原始史料骆宾王的《讨武曌檄》,其中也没提到杀女的事。
那么从逻辑上,杀女和嫁祸很可能都为假。
654年的下半年,李治开始行动了。他试图找长孙无忌说情,但失败了。
655年,有宫人举报王皇后行巫蛊之术。
真相已经不重要了,反正要动手的时候,“理由”可以找出来一大把。
李治于是禁止王皇后母亲柳氏入宫,又将柳奭流放。
王皇后的外戚势力逐渐瓦解,李治接下来计划立武则天为仅次于皇后的宸妃。
新旧《唐书》都认为李治成功了,而《资治通鉴》认为李治失败了。
这段时间内,为了制衡长孙无忌,李治找到了一些帮手,许敬宗、李义府等人。
李治和长孙无忌的矛盾就此公开化。
长孙无忌等人坚持反对废后,废王立武又一度陷入僵局。
李积无意中的一句话点醒了李治等人,他们很快打开思路。
他们将废王立武定义为李治的家事,外人无权干涉,以此堵住外人之口。
65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