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 第224章 不可调和 危机浮现(4/8)
终于走向摆烂,变成了他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对藩镇能忍则忍。

    鸟尽弓藏,李适猜忌曾经的功臣。

    李晟、浑瑊等人脱离军队,被软禁在长安,然后郁郁而终。

    同时,河北藩镇一系列的二代目相继离世。河北进入了安史叛将三代目的时代。

    一个幽灵,安禄山的幽灵,依然在河北的上空游荡……

    792年,李纳离世,其子李师古继承平卢节度使。

    796年,田绪离世,其子15岁的田继安继承魏博节度使。

    宣武节度使刘洽是个忠臣,但他却死在小人之手,然后宣武七年内发生了五次动乱。

    淮西的吴少诚并不安分,他始终在寻找机会扩张自己的地盘。

    中央方面,李适越来越昏庸,宦官的地位在不断提高。

    李世民:“就看到这里。那就由你们两个来评价下李适。”

    “对于这样的情况,他该不该受刑呢?”

    李豫当然想保下自己的儿子,便说道:“其实他变成这样也不是不能理解。”

    “而且,藩镇问题好像没那么简单吧。”

    “除去了旧藩镇,还会有新藩镇。朱泚也曾是个忠臣,可他就是造反了。”

    “那些将领根本就不可信,所以……倒向宦官……也不是不行。”

    “除了委曲求全拖延时间,晚辈真的想不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祖宗,您有什么办法呢?”

    李世民:“那就是制度问题了,得先削平藩镇再想其他的事。”

    “李适自己也有问题,犯了错没关系,但怎么能躺平摆烂不想办法呢?”

    “相比于此,我宁愿看到他去做错事,至少他能悔悟,而不是逃避。”

    “罚是没有用的,你们比我更了解他,想想如何能激起他的斗志吧。”

    斗志?也许只有你们这些初唐、盛唐的皇帝才配拥有了。

    你们遇到的问题比我们少多了,你们真的理解我们吗?

    未尝他人苦,莫劝他人善!那些事情早就让我们心力交瘁了,我们又没有能力。

    您说过,前人要想办法为后人创造便利,至少也要不留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