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洪武朝的大明宝钞甚至不如宋朝的交子,宋朝的交子一开始还是有相应的金银储备作为准备金的,大明时期,金属储备紧缺,大明宝钞是直接发行的。
所以大明宝钞并不能随意兑换金银。
一开始朱元璋以皇权之压,强行推行大明宝钞,连一朝皇帝、诸多饱学之士的大臣都没有意识到的事情,百姓民众更加意识不到,所以一开始大家还是认的。
只是后来,缺钱了就印。
宝钞也就在百姓实际使用之中,逐渐拾取信誉。
也好在现在还没有发展到后期,对百姓虽然有些影响,但还没有达到那么大的坏影响。
朱允熥想要在大明把整个经济体系建立好,再随便乱发大明宝钞,自然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过建立完善的经纪体系。
非一朝一夕,也不是空口白牙一句话的事情,在白银储备不足的情况下,朱允熥也不好贸然动刀子。
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
最好的选择是萧规曹随,先保持现状不变,尽可能地减缓这种弊病的发展。
待准备充足之后,再动刀子。
“通货膨胀……”
“信誉缺失?”
“第二道考题??”
“……”
当朱允熥饶有兴趣地把这第二道考题放出来之后,下面顿时又是一阵阵低低的议论,众人脸上的神情,也从严肃惶恐,再次变成了茫然懵逼。
这特么怎么又成考题了??
到底在考啥?
经济学的领域,显然触及到了这群擅长舞文弄墨的文人们的,知识盲区。
在他们看来。
无论是前面的发行新币,还是现在这个增发大明宝钞,顾的……都是朱允熥这个新帝的面子和排场罢了。
“不错,第二道考题!你们和第一道考题一起,广而告之,无论是第一道考题还是第二道考题,只要谁能就其中任何一道考题,给朕一个满意的答案,朕都有赏。”
“重赏!!!”
说完,朱允熥还强调了一句。
而后有些无奈地轻叹了一口气,在心中暗暗吐槽道:「经济学人才的搜罗,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