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珊推辞不过,只得起身与罗雁行一起去,宋英便飞快拿了些鸡肉,用开水焖好,撕给糖糖吃了。
罗雁行也清楚宋英提出要买酱鸭子,实际是想做什么,与买酱鸭子的大娘唠了好一阵,才慢悠悠地回去。
晚上的饭菜自然又是让陶氏和袁珊好一阵咂舌,既觉她们热情好客,又暗觉奢侈,等晚上陶氏与袁珊独处时,便不由感慨:“没想到咱们清化里,第二个发达的竟然是两个小姑娘。
住这么好的房子,吃的好、穿的也好,比很多城里人都体面呀!这俩姑娘是真能干呀!你要是有人家一半的本事,我也就不操心了。”
袁珊本来很赞同她的话,听到后面被拉出来比,心里便有些不舒服,“等哥哥考中,以后咱们家肯定比她们住得更好。”
“这倒是。”说起孙子,陶氏笑眯了眼睛,“等你哥哥考上秀才,咱们家就算得是耕读之家;若再进一步中了举,那可就是书香门第了,以后咱就修一个两进的大院子!”
“咱们也修一座小楼,我也想住在小楼上。”袁珊无比憧憬。
刚才饭后,她好奇,去宋英她们住的小楼看了看,当即就喜欢得不行,可惜是晚上,没能从楼上看到风景,想必白天的时候,一定能看很远!
今晚陶氏心情大好,一口答应下来,“成,到时候咱就照着她们的小楼建。”
“建得比她们的大些吧,哥哥以后是官员,来往的人非富即贵,我们的房子也要气派,才能配得上哥哥的身份。”
“成!”
……
一夜好眠,翌日宋英仍是在卯时初就醒了,她习惯性准备起床去河边读书,从被窝里出来,被冷风一吹,蓦然想起昨日的事,便有些犹豫。
特别是陶氏与袁珊今日还住在这儿,总有一种在别人家长辈的眼皮子底下,跟人私会的感觉,格外令人心虚。
要不今儿别去了?
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虽然他们自己行的光明磊落,什么事儿也没有,只是巧合地选在同一个地点早读而已。
但要是让人撞破了,一个私会的名头是跑不了的,名声可就完了。
正纠结间,只听屏风另一侧的罗雁行迷迷糊糊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