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气候宜人,百姓富足,与邻国南疆一直有贸易商往来。
可是处于苦寒之地的边城,因气候寒冷,居住的百姓本就不多,一直是自给自足,所以徽宗帝根本就没想过,要与邻国做贸易交易。
“夫人快些说说,要如何同邻国做贸易交易?”
徽宗帝心情急切。
陆海棠:“想要同邻国做贸易交易,首先要有交易的地点,这一次大人前来边城,就可以实地考察,挑选出合适的地点。”
“等着天气转暖开始着手建商铺,房屋。
商铺建成的头两年,可以免租金,按照贸易金额收取抽成,每月抽取贸易金额的三个点。”
担心徽宗帝不明白三个点是多少,陆海棠举例说明:“比如一个月的贸易金额是一百两,便抽取三两。”
“当然,如果两年之后,贸易火爆,可以根据当时情况收取租金。”
徽宗帝微微蹙眉。
派人前来建商铺不难,“可是商铺建好了,万一没有人愿意来边城经商呢?”
陆海棠:“如果想开发边城的贸易,也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开上几家商铺。”
现代社会改革开放最初也是以国营为单位,开设商店,饭店等等,也是回来逐渐演变成个体户。
徽宗帝脑子转得快,以朝廷名义开上几家商铺,和开设衙门差不多,不过就是派上一名官差和几名衙役。
官差=商铺的东家,衙役=伙计。
这也是个法子,只是——
“若是以朝廷的名义开商铺,都经营什么呢?”
陆海棠有些无语,都已经提供了大方向,难道经营什么这些细节也要她帮着出主意?
“这个就要看大人想经营什么了或者说是觉得经营什么赚钱。比如成衣铺,酒楼,杂货铺等等等等——”
“只要大人觉得邻国百姓会需要,又会赚钱,大可以经营。”
“这样啊。”
陆海棠的一番话犹如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徽宗帝激动的跃跃欲试,看着陆海棠的目光都透着崇拜。
“那这一次就实地考察,选出可以作为贸易的地点,不过还要劳烦夫人帮着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