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 > 第1011章(1/3)
    “那里用的新式犁铧,正是学生们用《考工记》原理改良的。”

    陆知白将茶盏推到他面前,目光恳切:

    “若只读死书,不究物理,岂非辜负了‘格物致知’的本意?”

    他微微一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圣贤学问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要落地生根。”

    方孝儒轻轻颔首:“读书穷理。一物不知,儒人之耻!”

    陆知白不禁摇头,笑着叹气道:

    “希直,你还是这般激进。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

    人岂可尽知天下事?能专精一两样就不错了~当然了,终身学习的态度,是没有错的。”

    方孝儒眉头微皱,神色坚定。

    陆知白倒是乐了,也不想与这轴人做无用之争,摆手说:

    “今日就不谈这些了。总体来说,你我见解有相似之处,无非是一些小方向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让咱们求同存异,共襄盛举!”

    竹风穿堂而过,吹动案上《论语》的书页。

    方孝孺忽然按住翻动的纸页,语气里满是思索:

    “栖霞如暗夜明灯,令人看到希望,我也在仔细思量背后真意……不论如何,侯爷德泽万民……”

    他终于长叹一声:

    “君子和而不同。我可以去任教,但有三不可:

    不可废经义根本,不可轻圣人教诲,不可”

    “不可失了读书人的骨气。”陆知白郑重接话,言辞笃定。

    “正合我意。不瞒方先生,您这份‘铁肩担道义’的风骨,确实令人赞赏。”

    方孝儒却满脸凝重,对他说:

    “道义有千钧之重,半步都不能退缩。”

    风吹开一页《论语》,恰好写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方孝儒思索了一阵子,又说:

    “侯爷,此事我已应下,然重任在肩。

    既要教导八股作文法,我自己……先得熟练,琢磨透彻了。”

    他说着,已是拱手作礼,目光不知在看,哪有些神游了。

    陆知白明白了,笑道:“既然如此,那你琢磨吧,我就不打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