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了官场之心,然后游历四方。后来遇到兵荒马乱,无奈之下,带着仅活下来的一个子侄四处逃难,这才到了贵宝地,还不知道今后该何去何从。”
那老汉一听,原本浑浊的双眼陡然一亮,道:“先生,我到有一个建议。先生不妨就留在我们八甲村,做一个私塾先生如何?”
那中年文士故作思考样子,诸葛云此时倒是很识趣,小声在一旁说道:“叔父,这老丈的提法倒是可取,我们一路逃难奔波,好不容易碰到这么个安静平和的小村落,就留下吧。”
中年文士这才道:“好吧,那我们就留下来,不过老丈,我们住在哪啊?”
那老汉高兴的说道:“这个无妨村头空闲了几间屋舍,正好收拾了当做私塾,你们叔侄二人也可以住下来,一举两得。”
中年文士点了点头,同意了下来。那老汉招呼道:“你们先坐着,我这就去村长长,把此事说明。”说罢,就站起身来,急匆匆的走出了院落。
不一会功夫,那老汉便回来了,身后还跟了三个人,都是村里德高望重之辈,为首那个,正是这八甲村的村长,那村长见了中年文士,见其人果然是文质彬彬,一看就是饱读诗书之人,一番交谈下来,这村长不由得十分欢喜,道:“感谢先生能留下来,这样吧,下午我马上安排人将村头的空屋收拾出来,明天上午,我们就正式开村塾。”
随后,几人便风风火火去分头忙了,消息很快就便在这小山村传开了,不少村民也纷纷来老汉这里打听小心,不少村民在确认消息后,甚至很快便领着孩子来拜师,便送上了不少拜师礼,无非就是一些土鸡、猪肉、鸡蛋、河虾、蔬菜或者五谷杂粮,毕竟是村里的老百姓,过的都是清贫的日子,能拿出这些东西来,已经是尽力了。
不过村长也曾言明,将来会以村里的名义支付报酬,一年五百文铜钱,要知道普通村民一年能积攒个三百文已经是不少了,但村长考虑到要留住这位先生,这才下了血本。
到了傍晚,空屋收拾后好,诸葛云便随同那中年文士一起住了进去。
入夜之后,众人纷纷离去。院子里终于清静了下来,中年文士坐在院子里,喝着清茶,诸葛云小心在一旁伺候着,此时因为已经没有外人,诸葛云可不敢再像白天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