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供水便显得尤为紧张。初来乍到之时,我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直到亲身体验了缺水的困境,才纷纷购置水桶,以备不时之需。最艰难的日子里,水龙头中流出的不再是清澈的水流,而是浑浊不堪的泥浆水,其状之惨,难以言喻。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排队等候,生怕错过这难得的“甘露”。
在这样的环境下,校园里鲜见身着白衬衫的学生,因为一旦洗涤,白衬衫便会被染成黄色,成为了学校水质不佳的直观证明。我的父亲,深知此中苦楚,特意从化学商店购来了明矾。这神奇的物质,只需轻轻搅拌于泥浆水中,便能迅速凝聚杂质,使水变得清澈透亮。我的这一发现,很快便在同学们中传开,她们纷纷向我询问明矾的来源,我亦乐于分享,希望这份小小的便利能带给更多人清爽与舒适。
在教室的短暂停留后,我们一行人踏上了归途。途中未见陈燕等三人,心中不免生出几分好奇。于是,我们寻至她们的教室,只见她们正与几位男生谈笑风生,气氛甚是融洽。或许是察觉到了我们的到来,陈燕微笑着打断了对话,提议我们先行离开,她们稍后自行返回。我们相视一笑,虽有些许不舍,但也只能无奈接受,悻悻然离开了教室。
沿着来时的路,我们回到了那条熟悉的公路。公路对面,是学校的校办工厂,其大门正对操场,显得格外醒目。有人提议前往参观,我们便欣然前往。这所校办工厂,虽规模不大,效益平平,却承载着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厚望。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动手能力。那些日子里,我们穿梭于教室与工厂之间,白班与中班交替进行,忙碌而充实。
踏入校办工厂的那一刻,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工厂内还藏着一处小巧精致的花园,安澜提议我们在此小憩片刻,享受这难得的宁静与美好。正当我们沉浸在花园的宁静之中时,春燕的一声惊呼打破了这份宁静:“快看!池塘里有小金鱼!”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几条金鱼在池塘中悠然自得地游弋着。电燃见状,不无遗憾地表示若是有相机在手,定要将这美好瞬间定格下来。冯岚则安慰她说:“以后有的是机会,慢慢拍吧。”而兰花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