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6章
萧壁城立刻道:“自然不是,是南唐觊觎这座金矿,偷偷打洞挖了几十里地,挖到了大周的地盘里来,被发现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界碑也向外挪了几十里,倒打一耙说是大周越界!”
夫妻俩一股脑地把黑锅全都甩给了淮湘王,反正她说辞逻辑自洽,挑不出任何毛病来,也没人能前去查证事实。
知晓内情的瑞王想扶额,要是淮湘王本人在此,估计都得亲自跑到大理寺击鼓鸣冤。
朝堂上有不少臣子信了,义愤填膺地呼吁要给南唐一个狠狠的教训。
也有部分大臣心思缜密严谨,发现这件事的说辞跟他们得到的消息截然相反后,思索一番得出个结论。
那就是:颠倒黑白,倒打一耙的人大概率是自家陛下。
理由很简单,作为天天与之打交道的臣子,两口子有多爱财如命,他们的太了解了。
哪怕走在路上看到有枚铜板,他们都能抢先别人一步捡起来。
所以开采金矿这种天大的事,绝对会派火枪手带着鸟铳严密防守,十二个时辰无间断巡逻,绝不给人钻空子的机会。
此番能被对面的人抓了,只能是偷偷摸摸地溜进了别人的地盘里,然后不幸被发现了。
因为鸟铳偶尔有走火的风险,一旦发出响动就会引起警觉,所以才没有带,导致在南唐的地盘上折戟。
不得不说,这部分臣子真相了。
反应过来后,纷纷额头冒黑线和冷汗,对自家陛下的厚脸皮程度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但大家都十分默契地没有发出半句质疑,开玩笑,那样做不是打自家陛下的脸吗?
以这夫妻俩“开明仁慈”的性格,倒不至于气急败坏地把他们拉去砍头,但恼羞成怒之下,给他们穿几双小鞋是跑不了的。
之前陛下还做太子的时候,礼部那谁谁在朝堂上跟他顶嘴,后来在酒楼吃饭的时候,他就故意点了几桌最贵的招牌菜,花光了人家一个月的俸禄。
封左相清了清嗓子,提出了个比较务实的疑问,“南唐如今气焰嚣张,胆敢主动挑衅生事,想必少不了淮湘王从中作梗,敢问陛下可想好了应对之策,将叛贼臣子斩于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