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森先生,过几天两千吨蓄电池过来,我们的潜艇什么时候可以下水试航?”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詹姆森微微皱了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专业与专注,他沉思片刻后回答道:“给我十天时间,我在潜艇下水之前还要认真检查,这可不是木船,它是要下潜一百五十米的,超过了现役的所有潜艇,在潜深、潜行时间、吨位和速度等方面,全面超越所有现役潜艇。这次电池要用八百吨,现在的两千吨只能够装备两艘潜艇,而我们要是试验成功后,要同时建十艘,所以,还请刘司令关注一下蓄电池的问题。”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试图让刘峥更直观地理解潜艇的各项参数和需求。
“没问题,我会让蓄电池厂加紧生产,不会耽误你的事。”刘峥毫不犹豫地应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果断与决心,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刘峥从葫芦岛直接前往奉天,一路上,窗外的景色飞速掠过,他的思绪却早已飘到了即将面临的任务上。到达奉天后,他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蓄电池厂。厂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在各个生产线之间。刘峥见到了蓄电池厂的厂长,此时的厂长正站在车间中央,指挥着工人作业。刘峥走上前去,表情严肃地给他布置一个任务:“要他将熊国来的工程师照顾好,最好让他给工人上几天课,质量一定要达到要求。”厂长连连点头,深知任务的重要性。
刘峥在前世一直和网友探讨能否将贝加尔湖的水引到沙漠灌溉,成就大粮仓,全部机械化操作,那是一个多么宏伟而诱人的设想。如今,这个愿望有可能在他手中实现,他不禁停下脚步,微微抬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憧憬与自豪,让他自我欣赏一番。但他也深知,眼前还有许多实际的问题亟待解决。
刘峥觉得还是要优先发展东北的经济,将基础产业做好,最重要的是农业。他深知“手中有粮心不慌”的道理,后世开发北大荒造福了整个国家,现在也要首先把这件事做好。米国和熊国的自动化农业机械都非常先进,全面引进加上购买农业自动化机械,是躲不开的发展之路。他坐在办公桌前,灯光昏黄而柔和,映照在他专注的脸上。刘峥用一天时间制订了开发北大荒和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内可耕地的计划。随着计划的逐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