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峥决定在基林、新京、哈尔滨等城市直接布局建厂。同时,为了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在产煤区同步建设电厂,并在电厂附近规划建设工业区。这样的布局设计,既可以方便企业用电,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充分利用电厂的余热进行供热,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且,为了防止化工、布匹、医药等不同产业之间相互污染,刘峥精心规划,将这些产业分别划分到不同的区域建设工业区,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产业格局。
在企业经营模式上,刘峥大胆创新,拿出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面向华夏所有工业和商业企业家招商入股。这一举措旨在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力量,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加强企业监督。刘铮深刻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明确规定所有企业必须由自卫军占大股东地位。这样一来,在重大决策时能够确保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集中各方力量办大事,避免因股权分散而导致企业各自为政,无法统一为国家服务。在刘铮的心中,这些企业不仅仅是商业实体,更是未来华夏发展的希望种子,绝不能让他人轻易控股,从而丧失对企业发展方向的掌控权。
在石油炼化厂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沥青。对于这些沥青的处理,刘峥有着独特的规划。在这个时代,华夏人对于沥青路面的铺设还知之甚少,而刘峥却凭借前世的记忆,深知沥青路面的巨大优势。于是,他专门制定了详细的沥青路面铺设标准,计划以奉天为中心,建设辐射各县市的沥青公路网络。这一举措将极大地改善东北的交通状况,促进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刘峥又安排引进的拖拉机厂专门生产铺路机设备。他亲自将铺路机、压路机、翻耕机、投料机等机器设备的原理,向熊国专家以及华夏自己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系统的讲解。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他还凭借记忆,按照前世看到的设备的简单外貌和机械原理,精心绘制了草图,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依据。
在完成这些规划和部署后,刘峥对相关人员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尽快拿出样机进行试验。他深知,建设道路已刻不容缓,各个化工厂储存的大量沥青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