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丽丽的房间里成了出发前的营地,弥漫着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氛。
不相信赤道上会下雪,就来看看乞力马扎罗吧。北大山鹰社第一次征服海外目标,他们记着乌达尔的那句话:”无论怎么走,无论走哪条路,登乞力马扎罗都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所以,队伍由乌达尔领队,一个接一个地排成单人队伍,缓步攀登。挑夫们走在队员们旁边,与他们的队伍平行。挑夫大多把包裹顶在头上,有的还头顶一个大大的皮囊,里面是”过滤水“。当队员们取那些水饮用时,有人大惊失色,原来”过滤水“的颜色也是黄的。
地上的颜色随海拔升高而不断变换,你的脚不时会踢到圆滚滚的石块,一路上有很多触目的大石头,石头表面坑坑点点,有很多洞孔,不由你不想象,火山爆发流淌出岩浆的眼泪,这可是七十五万年以前的地球之泪啊。远远地望着山顶,像倒放的碟子,可是没放平,有些倾斜,所以白色的油漆流下来,不是很均匀。啊,那不是油漆,是雪。是海明威笔下的《乞力马扎罗的雪》,是让地理学家、科学家都解释不清的火山和雪的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随着攀登高度提升,土地的颜色由鲜红渐变成黑色。成片的、高大的各种名贵树木渐渐淡出视线,只剩下地面上一蓬蓬簇拥在一起的小片绿洲,像是你居室门前铺的地垫。这些垫状植物是沙漠中生命顽强的象征,有趣的是,这一团团的植物夹杂着不同的物种,非亲非故的他们,恶劣的环境迫使他们生长得越发相似。海拔再升高,垫状植物也消失了,冰冷的岩石上散落着一小块一小块的金色,看上去象巧克力的铂金纸被揉碎了一样,这是黄色地衣,是地衣的集合,围绕着地衣有黑色的狍子,科学证明,地衣忍渴抗辐射。
一路向上攀登,乌达尔一路给山鹰社的同学讲着他所了解的乞力马扎罗,连吕一鸣都夸赞道:”你这向导,水平高,给我们免费科普啊。“
女生们则渐渐体力不支了。乌达尔提出,到海拔三千米时,感觉不好就可以在营地休息两天,其余人继续向上攀登,但没有人愿意滞留在此。
到达海拔四千米时,丽丽指着地皮上的一捧花问:”乌达尔,这是什么花?“
乌达尔笑了:”这跟咱们在下面看过的是同一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