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中国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
到北大后,最让他开心的就是可以随自己的喜好选修课程,所以他常去旁听历史课,才渐渐知道了皇帝的生活是多么奇怪。皇帝要学很多知识,这让他很羡慕,皇帝巡游,可以去好些地方,可以见一个爱一个,这就更让他羡慕了。丽丽常常被他这些想法气得想骂他,她想给乌达尔找到另外的榜样。
但乌达尔的语言能力、模仿能力都很强。他在北大,在北京学会不少东西,尤其是京剧和太极拳。所以,丽丽还是劝乌达尔尽快来内罗毕上课,不要放弃深造的机会。而且对他说,待在学校里,会结交更多的朋友,对于他施行中乌卫生合作计划很有利。乌达尔这才勉强答应尽快来内罗毕大学报到,开始ba的学习。
乌达尔的父亲,老酋长曾带领族人在坦赞铁路的建设工地上工作,他对中国工人的勤劳和坚韧深有感触,他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一天,他好奇地看着中国工人在休息时打太极拳。他被那优美的动作和流畅的节奏所吸引,忍不住走上前去询问。中国工人热情地向他介绍了太极拳的基本知识和益处,并邀请他一起学习。丽丽想到,让乌达尔来内罗毕大学担任太极拳老师,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除了太极拳,中国的美食也让非洲学生们赞不绝口。他们对中国的茶文化也有浓厚的兴趣。非洲产咖啡,比较出名,茶叶却鲜为人知。
丽丽又给莺莺打了电话,跟她说了请岑浩来内罗毕开美食与茶道课程的想法,这样和针灸、太极拳、书法合在一起,就是国学班了。莺莺和岑浩都说丽丽是“帅才”,答应尽快商量出方案,尽快启动。
随着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断深入,非洲学生们对中国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他们开始主动学习中文,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还希望到中国旅游。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的国学课上,非洲学生们常常把教室站得满满地,教室外面的玻璃上还有许多张好奇的面孔。
蒋耀先今天早早地来到了孔子学院,他穿着一身整洁的中山装,显得精神抖擞。他受老校长之邀讲讲他和older穿越沙漠的经历。当听众知道older永远地留在撒哈拉,全场沉默了好久,接着就爆发出长时间的掌声。
应学生们的要求,他用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