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鸿缘的新书 > 第268章 小芹融入海派文化(2/4)
是因为那一口吃食,她何至于背了四年的处分。而且,她好像在同学的眼中一直就很土。无论她怎么改变,别人还是觉得她很土。

    眼下,这里大多数是本地的上海人,了不起是江浙的,反正都说的吴侬软语,她们时常在一起叽叽咕咕地讲着当地话,那种压迫感让小芹感觉自己是另类,是人群中的大猩猩。开始时,别人问她哪里人,她很诚实地说自己是山东人,结果,她听到一句赞美。

    “山东啊,好地方。”

    可看看说话人的表情,怎么都有一种戏谑,想努力遮掩却还是显露出来。再往后,她就只回答:在北京长大的。北京,首都嘢,你能不服吗?还别说,老上海最不服气的就是北京。从饮食上,他们讽刺北京人喜欢吃大葱大蒜,从穿着上,他们觉得北京人不好打扮,土气。这恰恰又点燃了小芹心中的怨气,

    上海女人讲究穿戴,也讲究化妆,这些小芹都不在行。开始,她素面朝天,自以为是。去洗手间就听见同事在议论。

    “啊呦,小女子傲得不得了,妆嘛也不晓得化,不尊重人喽。”

    “北方人,就是土,你晓得吧?”

    小芹真想走到她们面前质问,想想,她们故意那么大声地聊天,就是为说给自己听的,于是她选择忍气吞声。

    她回想起刚进北大,自己还穿着粗布衣服,梳着两条长长的辫子。后来,是丽丽和群莉帮她在大栅栏选了服装,可剪掉辫子,让她趴在被窝里哭了好几天。想着,她觉得自己是不是又一次地选择错了,来上海,比起在北京更不好混。

    这里的人还有很强的家族意识,一个人在上海,把老家浙江的土特产卖到上海,就是那种,在单位像收分子钱一样,满脸堆笑地对人家说:我舅舅在浙江农村,哎呀,种点琵琶,老好吃了,要不要尝一尝?一个办公室里的同事,都不好驳面子,再说钱也不多,于是人家就能收获小一个月的工资了。想想,下次自己要是兜售点儿什么,人家也不好意思拒绝,掏钱买的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于是这样你来我往就形成了一种圈层。很像是小时候,小孩子很爱说一句话:不跟你好了。意思是,不跟你一起玩儿了。这是小孩子最爱说,也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如果总要能力对别的孩子这样说,那才叫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