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进去多少,更谈不上理解。
有趣的是,童稚的一个同事跟他说,自己做股票交易员多年,因为收入稳定,觉得这个行业还不错,就让孩子去读了大学的经济系。想不到读大学经济系的儿子讲出的经济理论让他这个做股票交易员的父亲听得一头雾水,两人经常抬杠,现在都很长时间不讲话了。
晚饭时,童稚把他的想法跟晓研说了,说觉得股票如果可以分析,就是数据的分析,但准确率并不高。事实上炒股完全靠感觉,而且声称他童稚的“股感”(对股票投资的感觉)就很好。买进、卖出全凭灵感。但他也说了,那些他正在服务的大客户,既要整体项目整体的利益最大化,又要阶段性的利益最大化,真的很蠢,不可理喻。
晓研耐心地把童稚的话听完,浅浅的微笑在她嘴角泛起,似乎在说:这不是很正常吗?晓研通常是这样的,从没听她反驳过童稚的观点。她总是在一番思考后,从另外的角度提出相关的问题,这样让童稚感觉很舒服,既给足自己面子,又给了自己提示。
”我的网站上也对股民讲一些老掉牙的故事,反响还不错。要不然你在我栏目挂个链接,应该有效果。文章如果你没时间写,说个大意,我来代笔,然后你过目一下,我就发出去,现在网上的宣传力度蛮大的,只有那些老人家才会去看电视。“晓研一如既往地淡然。
”这我倒是疏忽了,你的网站都讲什么股市里的故事啊,说一个我听听。“童稚重新坐到餐桌前。
”嗯,讲一个股民跳楼自杀的吧。“晓研眉毛轻轻上挑,似乎这个选题令她很满意。
童稚嘴角上翘,目光里满是兴奋。
”很多人认为跳楼自杀的股民都是输光了筹码,一败涂地的人。我们的这位故事主人公却是股市里的大鳄,手上不缺资金。他跳楼的原因不是因为股票贬值,而只是因为他的股票狂涨后,他觉得自己买得太少了。他死后,许多心理学分析的专家都说他是完美主义者。吵得最凶的是那些穷人,似乎还很看不起他。“晓研说完,起身去厨房洗碗了。
童稚心里说:我怎么早没想到呢?媳妇也可以开个栏目,专门讲股票心理。他双手一拍,吓得小女儿哭了起来。晓研急忙走出厨房。
”你吃撑了吗?抽什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