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竹林里挖笋的镜头,她拽过王树槐。
“你看,坏坏,你快看。” 柳枝嚷着。
等王树槐放下手里的书抬眼看时,画面已经闪过去了。但最后,王树槐看见了片尾的落款,制片人:王翠芹。他屏住呼吸把整个片尾都认真地看了一遍,然后转头问妻子。
“你看见他的名了吗?”王树槐问。
柳枝当然知道,王树槐问的是汪富贵,她也很紧张地看了一遍,没有汪富贵的名字。柳枝摇摇头,抿紧了嘴唇。汪富贵真的是为小芹做了很多,他还真是个痴情的好男人。柳枝在心里感叹着。王树槐心想:但愿是落款太长,走得太快,自己来不及看清。他心里觉得很对不起汪富贵。
到香港不久,王树槐就收到汪富贵的短信,说是小芹的纪录片得了学院大奖。王树槐打电话给汪富贵向他表示了感谢,并且说让他寄一份拷贝到深圳,说他会带去香港,争取能在卫视上播出,收益会转给汪富贵。汪富贵刚想谢绝,是他提出拍这个片子的。但转念一想,那些老表赚钱不容易。
于是他说了一声:“谢谢。”
王树槐说:“我们现在在上海办了个基地,想从香港找些项目合作,如果你愿意的话,每次回江西都过上海来看看,公司里还有你的一份。你老家那边、黄山那边的风光片你愿意拍也可以继续拍。有什么想法咱们还可以一起商量。“
汪富贵知道,王树槐是个憨厚之人,也明白他因为小芹的事心里对自己有一份歉疚,但他不愿意王树槐这样想,他对小芹的付出是心甘情愿的。
”往后咱们就兄弟相称吧,谢谢你还这么看重我。如果北京这边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我会常去上海看你们的,也欢迎你们来北京哈。你现在在的那个地方,是沪剧的发祥地,可以让柳枝多关注一下,现在地方戏也到了濒于灭绝的边缘了。“汪富贵对王树槐说道,语气很诚恳。
王树槐挂了电话后,将汪富贵的话告诉了柳枝。柳枝低头沉思着,她想起在北京陌上柴桑的时候,小芹那时是陌上柴桑的文学顾问,写了不少语言类节目。
那时候柳枝处处让着小芹,不管她对自己多么无礼,都一直对小芹客客气气地。不为别的,就只为柳枝觉得小芹是北大的高材生,文笔好、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