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当年的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投降一样,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于情于理,他都要重赏吴三桂。

    “王爷英明!”

    “大清正是用人之际,吴将军此举无异于雪中送炭,当赏!”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在场的八旗将领们纷纷表态同意。

    就在众人以为多尔衮会下令行赏时,多尔衮却皱了下眉。

    因为他发现洪承畴没有表态。

    从始至终都没有表态。

    多尔衮借着上厕所的机会来到外面。

    洪承畴很快也走了出来。

    二人来到一面墙后面,多尔衮直接问:“洪先生觉得本王不该重赏吴三桂?”

    洪承畴反问道:“不知王爷口中的重赏是什么?”

    “本王打算封吴三桂为异姓王!”

    洪承畴直接摇头:“臣以为该赏,但不该重赏。”

    “为何?”

    洪承畴开始分析:“其一,吴三桂不是主动投降,而是自知即将被明廷清算,且自知不敌的情况下才被迫投降。”

    “其二,吴三桂以数倍之兵围攻王永吉。可是打了半天都没能将其阵斩,导致无法分兵攻打明军援军。王爷未能重创明军,吴三桂至少要担五成以上的责任。”

    “其三,吴三桂在战场上发生了溃败。损失的兵马倒还是其次,毕竟死的都是关宁军,与八旗无关。但是他丢失了大量物资,大清的物资本就捉襟见肘,现在还要想办法分给他一些。”

    “孔有德,尚可喜等人投降时不但带来了大量士兵和人口,还带来了数不清的物资,尤其是大清急需的火炮,铸炮的铜铁以及铸造的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