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福桥村除了村口几栋两层的小洋房外,走进村里还都依旧是那种有些年代久远的平房,房前一个小院子。
今天天气不错,阳光灿烂。
村里鲜见年轻的,都是些老人、妇女和小孩。
徐雨萌直接让驻村书记带他们去村里看那些因病致贫和现在仍然有病、但看不起病的家庭。
第一户人家姓赵,徐雨萌他们走进这户人家的时候,看到一个70多岁的大娘正在一边抹眼泪一边和躺在躺椅上的大爷说话。
“老头子啊,咱不能再这么拖着了,你的病可不能再耽搁了。”
大爷微微摇了摇头,嘴唇动了动:
“去啥医院啊,我这病我自己心里清楚,治不好的,去了也是白搭,还得花孩子们那么多钱。”
他的眼神黯淡无光,望向天空,满眼无奈与绝望。
“可咱总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啊,”赵大娘哭出声来,“孩子们知道你病成这样,肯定也希望你去治治,哪怕有一丝希望呢。”
“我知道他们孝顺,可那钱都是他们辛苦挣来的。我这把老骨头,折腾不起了,要是把钱都花光了,以后他们日子可咋过。”说着,他轻轻闭上了眼睛,一滴浑浊的泪顺着脸颊滑落,那是对生命渴望却又无力挣扎的无奈。
大娘握住大爷那瘦骨嶙峋的手,泣不成声:“咱就这么看着,啥也不做,我不甘心呐。”
院子里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绝望气息。
听了两位老人的对话,徐雨萌大概已经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了,她很是感慨,心里有对自己满满的自责。
自己一心想发展中南的经济,中南的经济确实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农村,还是有和大爷一样看不起病的,生了病不是去医院,而是在家里硬扛着,因为一去看病,那就是一个无底洞,会让不少家庭一辈子辛辛苦苦的努力都化为乌有。
生病看病对于这些人竟然是奢望。
发展经济不是为了gdp有多高,城市建设有多漂亮,出了多少个千亿、百亿、十亿这样的富翁,而是要共同富裕,底层的人民群众有房住、有饭吃、看得起病、上得起学。
“大爷,你这么躺着也不是办法呀。你这个癌症不化疗的话,会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