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凰命:我的官场人生 > 第1646章(1/2)
    关国华和孙朝阳本身也不是反对推行教育改革,这点他们还是拎得清的,第一个没有反对书记推行这项改革的理由,第二个,如果真的反对这项教育改革的话,那是会被一亿多中南人民戳脊梁骨的,弄得不好,祖坟都会被人泼油漆,自己的祖宗1十八代都会被人问候。

    财政资金是海绵,挤挤还是会有的!

    徐雨萌最后做总结发言。

    “今天,看到大家各抒己见,共同为教育改革出谋划策,我深感振奋。大家都心怀中南省的发展和百姓的福祉,这是我们能顺利推进各项工作的基石。尤其要感谢国华同志、朝阳同志对改革的理解与支持,尽管财政压力巨大,但你们始终保持着开放的态度,这十分难得。鹏伟同志主动为省里分忧,愿意在转移支付上做出让步,这份担当令人敬佩;华文同志提出的教师编制问题也切中要害,这都是为改革的平稳落地在夯实基础。”

    因为推行教育改革,毕竟是要从省财政里真金白银的拿出来的,所以徐雨萌在这里重点点了关国华和孙朝阳。

    (希望书记们多多支持一下我的另一本新书:我在仕途当斩神,大家可以点开我的头像,或者搜索阅读。)

    关于教育改革的这笔账,徐雨萌觉得也有必要和常委们说一说。

    话不说不明,账不算不清。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从财政角度算笔账。我们预估,推行教育改革初期,财政需要额外投入180亿元。这笔资金乍看之下确实是个不小的数字,但从长远来看,它的回报是不可估量的。”

    徐雨萌拿起笔,在本子上边写边说,“首先,教育改革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这意味着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保守估计,每个家庭每年能节省教育支出平均约5000元。按中南省有3000万个家庭计算,一年就能释放出1500亿元的消费潜力,这些资金回流到市场,将极大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从而增加税收收入。初步估算,在改革后的3  -  5年内,因消费带动的税收增长可达每年150  -  180亿元  。”

    “再者,提升教育质量能为我们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中南省。以隔壁省份为例,在推行类似教育改革5年后,吸引了1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