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关系着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着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缺点”的评价显然是违背实际的。针对缺点“避而不谈”的背后实则是“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的心理。考察中如果一味的讲优点遮缺点,就会导致对干部情况了解不深、掌握不透,就不能做到科学分析、精准画像。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一些谈话对象之所以“有话不说”,很大原因在于怕穿“小鞋”的心理,认为考察的干部提拔是迟早的事情,怕自己所说的话泄露出去遭报复,说起问题来“欲说还休”。这就需要你们严格保密制度,在谈话前要将谈话的相关程序与原则告之谈话对象,切实打消顾虑,使谈话对象说出真话,道出实情,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和问题。
考察过程中,大家要会用“望闻问切”。既注重了解干部平时表现,更要关注干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应对重大考验中的表现,让政治表现“无处遁形”,精准识人用人。
“望”形象,看自我评价为“画卷”,延展出干部的“轮廓线”;“闻”声息,听群众口碑为“笔墨”,勾勒出干部的“素描图”;“问”表现,询日常表现为“点睛”,晕染出干部的“色彩画”;“切”实绩,诊综合情况为“技法”,浸润出干部的“精准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