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风云1200 > 第371章 龙出东海(3/4)
不会再交岁币和岁布了?我们的生活也能改善了?”

    “朝廷能打得过金国?这条龙不会是东海国公爷吧!”

    “嘿,还别说,真有可能啊,听说书的说国公爷已经收复河东,进军关中了。”

    “哪家说的?我今晚也去听。”

    “以后金国被灭,我们不用再交岁币了,想想日子就有盼头!”

    “国公爷的封地分地、分牛、分耕具,当兵还全家免税。”

    “咱这什么能分啊?”

    “做梦吧,临安田地有三成在太子爷手里,剩下七成也都是官绅恶霸,老百姓哪有田啊。”

    “不知道这次皇帝陛下能不能打败金国。”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消息很快传到了一些布商的耳朵里。

    城里布商前一阵子还在庆祝。

    平江府被国公爷军管后,所有岁布的单子都落到了两浙路,他们为了抢单子,抵押房产,扩大生产。

    说到岁布政策,是宋廷向其他国家或民族提供的布匹,以换取相应的物资和财富。

    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宋廷的财政收入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同时也促进了宋廷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从纺织业方面,江浙地区的丝织业是最发达的,两浙路也成为全国的丝织业中心。

    临安设立了官方的织锦院,为其提供了数百台织布机,工匠人数也达到了上千人。

    这就使得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以棉布为主要的布料。

    这个时期的棉花已经开始种植,梁峰在两广、福建、琼州、流求都开始种植,为北伐和西征做准备。

    但在宋廷内非常少,而且极其珍贵,是作为奢侈品传入内地的,也只有勋贵之家才得以一见,且只能将它用于寝具使用。

    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棉被、棉袄是什么存在,衣物的主流材质就是丝绸、皮草,甚至是麻。

    青龙帮控制着大部分棉花运往登州基地,使得流入市面的货品数量及其有限,造成临安的棉花更加紧俏,很多布商倾家荡产纺布囤积,等待宋廷每年年初采购时大赚一笔。

    棉花在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福建路,流求种植规模已经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