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的上下表以细布,上用玄色,下用纁色。
木板为长形,广八寸,长一尺六寸。
前端略圆,后部方正,隐喻为天圆地方。
整个冕板后高九寸五分,前高八寸五分,有前倾之势。
在冕冠前后两端,则垂以数条五彩丝线编成的“藻”,藻上穿以数根玉珠,名“疏”,帝王十二疏。
冕服则以玄衣纁裳等组成。
玄衣为黑色上衣,裳即绦色围裳。
上衣纹样一般用绘,下裳纹样则用刺绣。
所绣纹样为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
从具服台幄次出来,梁峰通过近外壝墙棂星门左门,再穿过内壝墙棂星门左门。
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神圣。
直到登坛,梁峰到达中层南侧拜位。
此时,文武百官身穿相应级别的祭服,侍立两侧,静静等待。
他们的脸上同样写满了庄重与虔诚,仿佛在见证着一个伟大的时刻。
司赞人员开始报仪程。第一项为燔柴迎帝神。
赞引官唱赞《燔柴迎帝神》。
只见燎工将一整只犊牛置于燔柴炉口,然后用松枝、苇把其点燃。
熊熊烈火瞬间燃起,仿佛在向天地传达着人们的敬畏之情。
接着,将敬献上帝的牺牲毛血掩埋在瘗坎里。
此时,乐官高唱《乐奏始平之章》,由七十余人组成的中和韶乐乐队开始奏乐。
钟鼓齐鸣,气势非凡。
激昂的音乐声仿佛穿越了时空,将人们带回到了古老的岁月。
梁峰走到上帝位前,一上描金龙沉炷香,二上捧瓣香,然后依次给华夏始祖三皇五帝神位前行礼。
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虔诚与敬意。
第二项为奠献玉帛。
梁峰将圆形苍壁敬献给皇天上帝,这是祭祀礼仪的重要标志之一。
圆形苍壁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神秘的光芒。
接着,梁峰将祭祀用的玉帛敬献给皇天上帝,再依次将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