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在发动战争前,甚至几个月只给战马喂精饲料而不让其吃草。
直到战争开始前几天,才让马匹吃少量的草。
正常军粮中是同时包括士兵口粮和马匹的食用粮。
以前的军队一旦被断粮,士兵抢喂马的黄豆或者黑豆来吃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
对大多数战马来说,每天吃的草料最多只占当日食物摄入量的三分之一。
要真正保证激烈的作战体力,必须晚上补充精饲料。
我军有重骑兵超过十万,轻骑兵超过十万。
保证战马数量就已经很难了,不可能做到蒙古人那样一人三到四骑。
而且蒙古马本身就是蒙古骑兵最大的优势,虽然体型矮小,但四肢短而强壮,蹄质坚实。
蒙古马具有耐寒、耐粗饲、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等特点,可以在高寒、干旱、贫瘠的环境下生存。
蒙古马的性格温顺、易于驯服,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和耐力。
不过好在我军经过几次战争的积累,金国主要的战马资源被我们接收并吸收,再加上和蒙古西夏互市带来的马匹收益,蒙古马也占我军战马总数的四成左右。
蒙古人的优势是机动,而这次我们也要把机动变成自己的优势!
这次北伐预计出兵五万精锐,总务可以配给五万匹驮马和五万匹走马,共十万匹马。
虽然上不了战场,但驮人、驮装备、驮物资还是绰绰有余。
至于战马都是专属的,想一人三到四骑,甚至一人两骑的要求,总务都配不起。
我们对战马有自己的规划。
我军战马有自己专属的食料,共分两种。
一种是战前吃的,能迅速提高战马的爆发力和耐力,里面有什么,我别说大家也知道,但已经测试过,适量服用,不会对马匹健康造成影响。
一种是平时吃的,补充必要营养,都是按比例配好的,就着青草一起喂,在无草的沙地甚至沙化严重的地区,我们可以直接喂饲料。
每千骑配一组地勤,大约百人,大概一个人喂十个人的马,地勤属于工兵性质,地勤人员不参与作战,只负责随军喂马。
当然这个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