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实惠。花些小钱,让小英高兴,何乐而不为?
这里是三星桥,到太平县并没有多远。赶着马车,大半天就进了县城。按照信上写的地址找过去,院子门口有棵大枣树。
黑油漆的大门,青石门槛。大门的尺寸虽然不算大,却做工精良。看得出来,这家经济条件不错,最少也是小康之家。
院门敞开着,马车停下,小英先从车上下来,再去搀扶戚继光下车。
“用不着!”戚继光推开小英的手,自己从车上跳下来。虽然动作没有那么敏捷,落地的时候,身上腿上还有些许的酸痛,但这些影响并不大。心底里的骄傲,也不允许他下马车都需要女人搀扶。
“家里有人吗?姐姐在家吗?”小英朝着院子里叫道。
“谁呀?”随着一声答应,院子里出现一位妇人。穿一身深色裙装,涂脂抹粉,伸着头往外看。看见马车,又见到了戚继光和陈小英。妇人一愣,“你们找谁?”
“你是,陈爱英?我是陈小英呀!姐姐,我是小英!”真是骨肉至亲,看两眼这妇人,小英立刻从眉眼之间认出了姐姐。
“小英?你是小英!”大姐陈爱英几步跑过来,一把拉住小英,上下打量一番。叫了一声小英,姐妹俩抱头痛哭!
从屋里又跑出几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应该是大姐爱英的家人。继光迈步过去就劝,“小英,别哭了。你见到大姐应该高兴才是。这么多年没见面,哪能见面一直哭呢。”
姐妹俩又哭了一阵子,这才擦着眼泪分开。虽说是不再相拥痛哭了,姐妹俩仍然是手拉着手,不舍的放开。
那几位也走过来,大姐给介绍,这是公公婆婆,这是她的儿子女儿。爱英有两儿两女,四个孩子。大的有十几岁,小的才两三岁。公婆知道是儿媳失散多年的妹子来串门子,也说了几句客气话。
大姐的丈夫不在家。问起来,陈爱英只说丈夫外出办事没回来。
小英介绍自己这边的人。介绍戚继光是她丈夫,女兵小莲是家里的佣人。小莲把马车赶进院子,从车上往下卸礼物。
几个孩子跑来跑去,又跳又叫,一家人欢欢喜喜。落座之后,大姐倒了几碗茶,眼睛却在不停地打量戚继光。
“小英